“我很害怕,害怕我为孩子倾尽所有,到头来发现这一切都是错的!”
一位妈妈痛苦地说着,流下了眼泪。
在综艺节目《超级育儿师》中,一位12岁的儿子对母亲大吼大叫,不仅如此,这对母子已经到了无法沟通的地步,妈妈喊儿子吃饭,儿子让妈妈“滚”,甚至会踩坏凳子作为发泄,母亲若是追着理论,孩子便摔门而出。
母子二人一言不合,孩子便会破坏家具,或者进行自残。这位母亲近乎崩溃,她直言“很害怕,孩子走上社会,该如何与人相处?”同时,也不知道,自己该如何与孩子进行正常的沟通。
一般家庭里的正常沟通,在这个家庭里,是可望而不可及的,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如此的叛逆呢?
跟着剧组的拍摄,我们了解到。
孩子幼时,这位妈妈经常会打骂孩子,有时严重到会拿衣架抽打,拿绳子捆住。
由于父母的离异,母亲总是觉得亏欠孩子,所以有时又对孩子格外的溺爱。
现在孩子12岁,长得已与母亲一般高,这时候母亲认为打孩子是不起作用的,换一种方法与孩子沟通才行,可孩子不配合了,甚至报警,告母亲虐待儿童。
这一切的原因,归根结底是孩子在幼时,母亲错误的沟通方式,造成了孩子现在的过度叛逆。
母子之争,两败俱伤
让我感到惊慌的是,同节目中这对剑拔弩张的母子一样的情形,就出现在自己的身边。
表姐与她11岁的儿子相处,就同节目中的那对母子如出一辙。无法沟通,只要两人在家,就充斥着浓浓的火药味。
比年龄长得更快的,是孩子的脾气。
甚至有一次,孩子独自一人逃跑,全家出动去寻找。
真是又气又怕。
老人常常“和稀泥”,面对姐姐的哭诉,一味地认为母子二人属相同为“老虎”,古语“一山不容二虎”,所以姐姐和儿子的争执,是受属相所困,等孩子大了就好了!
可是看了节目中的母子二人,不禁让人反思。
问题的症结
表姐的育儿方式和经历,与节目中这对“戾气”满满的母子几乎一模一样。
控制
在外甥幼时,表姐也是非骂既打,牢牢控制住孩子,对于表姐而言,说这些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好,因为有着极高的期望,所以对孩子的要求就格外的严格。
父亲的缺席
节目中的母子俩,父爱是缺失的,因为父母离异。当调解员问:“父母的最大不同”,孩子秒回答“一个爱我,一个不爱我。”
而表姐的情况不同,一家三口,家庭美满,可孩子还是出现了“状况”,是什么原因?
美满的家庭,也出现了父亲的缺席。表姐是家庭主妇,姐夫负责赚钱养家,而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统统由表姐一人管理。
父亲在家的时间少得可怜,陪孩子也只是周末吃饭和买玩具。
父母二人,一个整日唠叨、抱怨,一个负责满足孩子的物欲。对于孩子而言,谁更爱她,似乎“一目了然”。
溺爱
小外甥是家里第一个孩子,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。老人的呵(娇)护(惯),亲戚的关(宠)心(爱),让孩子从小“有求必应”。
这个“大宝贝”,被全家人呵护在掌心。
任性和有求必应,在小时候很好满足,可慢慢长大后,家里的小朋友也多了起来,侄子不再是唯一的“宝贝”,孩子心里的失衡便逐渐加深。
错误养育方式的代价
孩子在幼时,必须依靠父母而活。父母便拿着自己的“权威”身份,对孩子使用暴力,这会让孩子渐渐意识到争抢家庭权力的重要性,于是走上“夺权”的道路。
孩子幼时,父母一言不合就开打,长大后的孩子也极容易出现一言不合就与父母发生争执,甚至出现打父母。
小时候受身体能力的制约,不能与父母进行反抗;长大后能力具备,甚至长得比父母还要高大,自然会出现反抗。
这种错误的养育方式,实际是父母用“暴力”告诉孩子,该如何使用“暴力”,而这一切都源于控制。
如何正确地相处
相互平等的信任
在家庭里面,无论孩子多小,都应该平等和信任地对待她。无论是娇惯和苛责都是不对的。
对孩子诚实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有时候,我们会撒“善意的谎”但是当孩子长大后,她会觉得父母不诚实,这会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。
尊重孩子
孩子需要尊重,具有伤害性的不仅仅只有武力还有语言。而暴力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,它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多。放弃使用父母的权威,是尊重的开始。
学会放手
过度的爱是束缚,让孩子喘不过来气。孩子需要自己空间,而不是时时刻刻裹着爱意的关怀。
学会倾听和沟通
有时候孩子的“坏脾气”是因为想要得到认可和安慰,当他们发现父母能够理解他们时,有时候坏脾气就会自己跑掉。沟通不是简单地“嗯”“嗯”“啊”“啊”,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,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,而不是站在对立面指责孩子。
亲子之间的爱是发自于内心,出自本能,但是爱也要有分寸,我们总是容易拿“爱孩子”打标签,将自己逾越界限的行为统统称为“爱”。
孩子是父母的缩影,父母的行为方式,会影响孩子的整个成长历程。
没有差劲的孩子,只有引导不当的家长,当孩子身上出现问题,我们第一时间应该思考,我们教育方式是否得当,而不是一味地责怪孩子。
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习相远。
苟不教,性乃迁。教之道,贵以专。”
古人很早就告诉我们的育儿道理,我们应该好好检查下自己。
在育儿道路上,我们一起升级打怪兽吧~
孩子从小被打大的,家长遇事总动粗,没教会孩子宽容人,自然就这样,要么就是孩子在上学时混社会,混坏了,孩子会骂、打妈妈一部分是因为家教问题,孩子还小。或是家长说了什么话刺激到了孩子,影响了对方情绪难道你怀疑亲家边欺负了小孩?如果不是的话就要管教好!每个孩子不同,但是你可以亲近他先和他做上朋友无话不谈,那时你想知道什么或者想改变他这坏习惯还不是手到擒来?那是母子之间存在代沟,叛逆的表现,也可能长辈没教育好,暴力家庭,或者家长做牢了呵呵,多沟通一下!
按道理,叛逆也不该这么早啊!
教育的问题,怎么说也是自己的父母啊!
多关心一下!
孩子的性格由家庭影响最大
关键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确
“以打骂方式只会越教越反叛”
从而导致家庭不和睦
孩子性格刚烈暴燥
父母教导孩子不得打骂罗嗦
这是家庭教育的大忌孩子性格烈~!主观意识强!~
多尊重他的意见!~可能是孩子不太欣赏你们吧!~
一般都发生在父母比较温和的家庭中!~孩子小时管的严,宠着爱着,到了十七八二十出头年纪,叛逆心会强些,这很自然的。你可以放下家长的架子,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,与他真心交谈,了解他的想法,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想想。
搜索标签:
本站关键词:河南戒网瘾学校,河南叛逆孩子学校,河南特训学校,河南问题青少年学校,河南问题少年学校,河南管教学校,河南青少年管教学校,河南全封闭式管理学校,河南军事化管理学校如,何管教叛逆的孩子,青少年叛逆期的教育
Copyright © 2012-2024 河南正苗启德特殊教育学校 版权所有
SITEMAP.XML
网站地图
TAG标签
TAG标签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2021014215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