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得好,“三岁看小,七岁看老”。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,七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养成、观念形成、习惯养成的关键期。七岁之前能让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模式,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好处,而且家长在未来教育孩子的日子里也会更加轻松一些。
李玫瑾教授在育儿讲堂上就曾提出“性格越早越好”,她告诉父母们,若是6岁以前不管,6岁的孩子可能跟你闹脾气来让你迁就他,等他12岁以后他就可能用跳楼来威胁你。孩子的行为模式对他的性格塑造有着关键的影响,越早养成正确的行为模式,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有积极作用。
可能有些家长对李玫瑾教授提出的“孩子可能用各种方式威胁你来迁就他”这样的观点不以为然,觉得没那么严重,身边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言论“一个孩子,能懂什么。”恰恰正是这句话,在很多方面无意识鼓励了孩子做错误的事情。
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骄纵孩子,尤其是老一辈照顾孩子的时候,全依着孩子的脾气来,孩子一闹情绪就立马妥协,下次不迁就的时候,孩子就会用更激烈的方式来让家长妥协。
在《超级育儿师》这个节目中,一个名叫志昕的6岁小男孩,就是奶奶一直迁就,才造成志昕一有情绪就发火,脾气暴躁,甚至掀桌子、摔椅子、拿剪刀和菜刀对着育儿师。
当育儿师把孩子闹情绪的照片拿给孩子的妈妈和奶奶看时,妈妈从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会变成这样,崩溃大哭,但奶奶却不以为然。之后,妈妈开始自己带志昕,当她给志昕刷牙,志昕不愿意刷牙,就发脾气,可能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奶奶就妥协了,志昕就达到目的了,但这一次妈妈不妥协,志昕进而摔椅子,看到这种情况对妈妈还没用,志昕就开始狂抓妈妈的头发,在育儿师的陪伴下妈妈依旧没有妥协,志昕一看什么都没用,结果开始伤害自己,狂拽自己的头发,把脚放在冰凉的地上,以达到让妈妈心疼从而妥协的目的。
看到这里真的非常揪心,单从节目上孩子的表现来看,无法想象孩子平时是多么被骄纵,6岁的孩子可以拿刀对着人、可以扯掉妈妈的头发、可以通过伤害自己来达到目的。如果再不加以制止,对这个家庭来说,未来将要承受更大的痛苦。
那6岁以前的孩子,又该如何培养他的行为模式呢?
多陪伴孩子
这是养成孩子习惯和性格的前提,孩子出现很多暴躁情绪或者做出一些过分举动,是他对外界的抵抗。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,孩子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,即使有其他亲人的照顾,孩子内心还是会向往爸爸妈妈的陪伴。
老一辈人的育儿观念可能会比较落后,加上隔代亲,爷爷奶奶们往往会骄纵孙子或孙女。老人缺乏陪伴,就更体会到孩子缺乏陪伴的感受,因而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会更加心疼和宠溺,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,孩子闹脾气也招架不住。
在小孩子的世界里,爸爸妈妈赚多少钱对他来说是没有概念的,他只清楚爸妈有没有在自己身边。小孩子能够感受到足够的爱时,你为他买的玩具昂不昂贵根本不重要,对他重要的是和父母一起玩的那些玩具。
很多时候,是大人觉得孩子需要名牌和昂贵的玩具,希望能用优渥的经济来给孩子树立自信心,害怕孩子面对穿名牌的同学时自卑,但这或许只是大人需要,而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。
陪伴,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,但强调多少次都不为过,社会一直积极呼吁父母要给予孩子陪伴,可真正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的爸妈又有多少呢。
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错的
6岁以前的孩子确实很多东西都不懂,正因为不懂,才需要家长明确告诉孩子对错。在成人世界里,我们习惯了隐藏,隐藏自己的态度和情绪,但孩子的世界是不需要隐藏的,他们更需要明确的信号,明确地被告知什么行为可以做,什么不可以做。
试想一下,如果你在职场里做了不该做的事情,却不自知,没有人告诉你发生了什么,你只能感受到周围同事的非议和领导忽然的指责,你会不会疑惑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。同理,孩子也一样,如果孩子只能感受到你的怒火,他是不会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的,他只会觉得委屈,从而就发脾气闹情绪。
当孩子做了不对的事情时,明确告诉孩子是哪里做错了。比如在开头那个例子里,志昕摔椅子,妈妈就需要直接告诉志昕“你摔椅子这件事是不对的。”
孩子在气头上可能听不进去,这时候需要家长重复这句话,直到孩子冷静下来,让孩子听进去,而且需要在日后的一些场景里再次强化这件事,跟孩子一起看动画片里类似的场景出现时,再次告诉孩子“你看,摔东西是不是不对呀。”
教会孩子学会控制情绪
孩子对于情绪的控制能力是需要学习的,不光是孩子,很多成年人都需要学习如何管理情绪。
婴儿饿了只会哭,因为他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表现自己的需求,孩子慢慢长大,如果父母没有告诉孩子怎么管理情绪,孩子便只会发脾气来表现自己的内心。
如果孩子非常愤怒,摔椅子砸桌子或者打人的,可以告诉孩子“如果你感觉很生气的话,你可以深呼吸,深深做几次呼吸,你就会缓解你难受的情绪。”然后跟孩子一起做几个深呼吸,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深呼吸。下次孩子发脾气的时候,再次提醒孩子做几个深呼吸,这样一次次练习,慢慢的孩子就学会了控制暴躁的情绪。
6岁以前,多多陪伴孩子,与孩子一起成长,你会发现原来陪伴孩子成长,远远比你赚了多少钱重要。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,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错的,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一定要足够明确地告知孩子,孩子需要清晰地知道对错,可以让孩子再重复一遍什么是错的,加深印象。最后,和孩子一起,学会控制情绪。相信,你对他的陪伴和养育,终有一天,会以另一种方式给你惊喜的。
与孩子个人情绪有关,更主要的是他的成长环境养成了他暴躁的性格,帮他好好调整吧心烦我想除了周围环境很爸爸妈妈的态度外(有些宝宝在发完脾气觉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或甜头,下次又会如此,长此下去......),因为娇惯孩子,孩子不懂珍惜东西。聪明跟大人学的正处于叛逆期受罪哦欠揍。好好管管。要不然越来越邪乎。让他知道摔东西是不对的,做错事要受罚的。当然,有了进步也可以适当地奖励一下,注意赏罚分明,从正面引导,以身作责才是王道。没有教养好啊,注意性格培养不能给大人学的!而是他找不到发泄口、没人能以他能接受得方式开导,所以他选择了一些他感觉能发泄的方式!见到东西就摔那是被大人宠坏了!
你好!宝宝爱发脾气,在发脾气时宝宝会哭、闹、叫、摔东西甚至打人等。通常宝宝发脾气除了可以发泄他自己的不满情绪以外,还是宝宝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一种方式。家长不要小看宝宝发脾气,处理不好,会使宝宝把发脾气作为要挟家长的手段。宝宝发脾气怎么办呢?要认真分析宝宝发脾气的原因并找出对策。有时宝宝发脾气是有道理的,此时可以给宝宝讲一些他有趣的事,或者和宝宝一起看一些有意识的东西,分散他的注意力。有时宝宝是因为一件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没有做好而发脾气,本想得到父母的夸奖,却怎么也弄不好,有不希望家长来帮忙,结果越弄越糟糕,越急脾气越大。此时家长可以告诉宝宝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,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。宝宝发脾气一般要冷处理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。宝宝发脾气,是宝宝不良情感的一种发泄,是宝宝威胁爸爸妈妈的最后反抗手段。这时,宝宝不是大哭大叫,就是坐在地上耍赖。你要吓唬宝宝,无疑是火上加油;你若妥协,则正好落入宝宝的圈套,助长宝宝的气焰,长此以往,会宠得宝宝极端任性,无法管教。处理宝宝脾气大时,一定要让宝宝明白,即使脾气大,也不会在爸爸妈妈面前受到任何效果。因此,当宝宝脾气大,发脾气时,家长要与宝宝多沟通,如果父母都在气头上,不要理睬宝宝,家长也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。等到他自然恢复到原状时,再与宝宝交流。不要在宝宝脾气大时企图说服宝宝,在感情的惊涛破岸时,宝宝不会听家长的说教的。更不要此时打骂宝宝,压住宝宝的不满。此时可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,带宝宝出去玩一玩,或让宝宝找小朋友玩一玩,做一做游戏,宝宝的不良情绪很快就会烟消云散的。你真的好好玩!
把你们的事情记的那么清楚!
呵呵
我想说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,教育、家庭、环境等因素而决定一个人的
各个方面,所以你要真正了解她,让她也了解你,你们三个月的时间不是很长,
所以要好好的努力,相信自己可以做好!
那么最主要的是她为什么要生气?你既然知道她生气会摔东西,并非不爱惜,不
爱护,而是一种对你爱的方式,因为太在乎你,才会那么气急败坏的摔!就如我
与男友一样,他惹火我了,我们的照片与邮件现在仅剩一点记忆了!
所以改变与否只可以在你们互相的包容与理解当中度过!
相信你可以处理的很好!
搜索标签:
本站关键词:河南戒网瘾学校,河南叛逆孩子学校,河南特训学校,河南问题青少年学校,河南问题少年学校,河南管教学校,河南青少年管教学校,河南全封闭式管理学校,河南军事化管理学校如,何管教叛逆的孩子,青少年叛逆期的教育
Copyright © 2012-2024 河南正苗启德特殊教育学校 版权所有
SITEMAP.XML
网站地图
TAG标签
TAG标签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2021014215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