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河南问题青少年管教学校!

教育局监管 正规办学

学校教育局监管、正规办学,办学许可、
食品卫生、消防资质一应俱全,各部门
都有备案,正规做教育,家长更放心。

全封闭式 军事化管理

学校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,老师教官
学生同吃同住,学校全年无休假,全
托教学,培养孩子纪律意识。

远程监控 家长监督教学

学校开设24小时远程视频监控系统,孩
子入学,家长手机下载远程监控APP软
件,可实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。
教育新闻 分类
龙山县第五小学:耕耘校园文化的“一亩三分地”
发布日期:2022-07-12 浏览次数:
龙山县第五小学:耕耘校园文化的“一亩三分地”

  华声在线6月24日讯(通讯员 李小兵)一草一木总关情,一字一画皆寓意。初夏时节,走进湘西州龙山县第五小学的校园,目之所及,每一块砖瓦都是校园文化的宣扬者,每一株花草都是育人成长的试验场,都给人一种美好的享受和熏陶。

  从校园到大楼,特色鲜明的“名人名言长廊”“体育知识长廊”引人驻足;过道墙壁悬挂的民族服饰、书法艺术、中国陶器,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;四大发明、科技奇观、百科知识、珍稀动植物写真图片,梯步间悬挂的“240条礼仪”,围栏上的“成语故事”,渲染着独特校园学习氛围;民俗文化牌和安全教育警示牌,展示学生个人风采的“小蘑菇”,积极向上的绿色乐园映入眼帘……黑板报上的图书角、阅报角、黑板报、学习园地,浓郁的艺术气息,能够让人感受到舒适、温馨、快乐的校园环境。

  近年来,龙山县第五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以校园文化培根铸魂,在新思想、新理念、新目标的指引下,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挖掘学校文化底蕴,打造精品、塑造品牌,推动形成以“精彩教育·幸福人生”为理念,“办特色·创名校”为目标,以“管理文化”“培养文化”“师生文化”为载体的办学格局,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。

  目前,学校共有60个教学班,3500名师生。有4位教师获得国家级荣誉,10位教师获得省级荣誉,教师论文在国家、省州以上媒体发表150余篇,有10个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在省级立项,有32个微型课题在县级立项和结题。学校先后荣获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“教师专业发展先进单位”“教科研先进单位”“教育发展脱贫先进单位”等80多项荣誉。

  讲民主,当好校园文化管理员

  无规矩不成方圆。作为社会的基层单位,龙山县第五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直强调制度建设,办学特色亮点是科学民主管理。学校始终坚持“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严格的制度管理相统一”的策略,坚持用制度管人,用情感凝聚人,积极探索建立既符合办学规范,又适宜学校实际的内部管理机制。近年来,经教师代表会议讨论,形成了规范高效的领导决策机制、人员激励机制、资源流通机制。

  按照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要求,学校领导班子、中层干部、师生员工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,各司其职,和谐团结、齐心协力,形成强有力的管理整体,在各自不同领域发挥着领导性和建设性作用,有效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。

  工作不越权、不越位、不越级,不打折扣,不讲价钱。学校领导班子以自身行动激发教职工内生动力,以敢于担当、敢于负责的精神促进团结,以“从我做起”的表率作用,努力营造心齐、气顺、风正、劲足的良好氛围。教导处、总务处、少先队德育处、教科室、办公室等部门,根据各自工作特点和工作实际,创造性开展工作,做到既分工明确、又相互合作,形成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、汗往一处流的良好局面,实现了责、权、利的统一。

  重培养,塑造校园文化灌溉者

 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。在龙山县第五小学校长徐德顺看来,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,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。小学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,小学教师的作用尤为关键。

  学校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平台,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打造一批“名师”,大力推行团队研修制度,开展教师现场教案设计竞赛、即兴演讲比赛、全员听课评课、新课程理论讲座,分享老教师的工作经验,抓好青蓝工程的师徒结对,建立名师工作室、名师沙龙活动,以“师生建设评价”师德集中培训、师德述职和“三评活动”让教师在表达展示、学习反思中敞亮了心灵,提高了职业觉悟,形成学校宽容大度的文化环境。

  在成千上万的书籍和仪器里,闪烁着一个耀眼的背影,已临近退休的谭绍竹老师弯着腰正一本一本、一件一件地分类编号。“只有把实验需要的仪器分类编号,有序摆放好,才能让孩子们找得到,老师们也省心。”谭绍竹笑着说。

  在学校,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,有孺子牛一般的陈昌华,不问荣誉的钟发宇,埋头苦干的张秀香,一丝不苟的汪萍,力争上游的王先柏,还有为学校乒乓球比赛把丈夫当“叛徒”,拉到学校义务集训队的蔡三军等等。问起他们的时候,他们都有着一样的回答:“我把青春都留在了这里,五小就是我的家。”

  学校为教师构建了长达5年的个人成长规划,搭建教师专业快速成长平台,拨付专款教学经费,组建教师管弦乐队、健美操队、篮球队等业余团体组织,开展团队活动,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,提高外在形象、内在气质和幸福指数。邀请教师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近、远期的目标和规划,让教师能看到学校的发展前途,对未来充满希望,并把这一目标与教师合作团队的具体目标结合在一起,融入到个人的教学、科研中去。

  求质量,甘做校园文化守望者

 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静待花开过程,现在孩子减轻了书包,获得了快乐,赢得了未来。作为学校发展命脉的教学质量,龙山县第五小学从来没有丢掉自己的“老本行”,学校领导及教师不断探索,反复求证,一直关注课堂教学的“低耗高效”。

  每期教师聚集课堂寻问题,开展“我心中的教案”“在教学中寻找传统与先到的平衡”“一堂好课的标准”讨论活动,推进青年教师公开课、推门听课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,探索、优化课堂方法,调整课堂“预设”,给足学生活动空间等方式多点发力,增强学生整体素质,优化学生认知的建构过程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

  向永涛是学校晋级的第一批高级教师,她是309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,课堂上就像演奏的钢琴协奏曲,每个学生都是主角,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,在倾听之后,她会跟学生一起探讨,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、解决的办法是不是只有一条……

  409班的梁津是县骨干教师:“第五次龟兔赛跑,小乌龟用龟背练习了雪橇滑行,所以他又赢了……”她的课堂很少有开小差的学生,学生没有什么不可以问,从人文地理到摆起“龙门阵”,到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无数思维碰撞。

  学校在创建艺术特色、全面育人方面,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,构建起全新的、充满艺术魅力的育人环境。先后投资近30万元,建起了音、体、美专用教室,配置了所有器材,购置了所需钢琴、电子琴及各种乐器,制作了多套演出服,有效地满足了艺术学科教学和艺术活动的需要,组建了舞蹈、书法、美术、信息、合唱、田径、乒乓球、普通话等兴趣小组,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,在学习中快乐,让艺术完美孩子们的人生。

  学校以传承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校园文化,通过“开展经典诵读 传承中华文化”诵读活动,指导学生在最佳的年龄段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,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,激发他们持久的阅读兴趣,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,使阅读成为他们精神成长的需要,提高广生文化和道德素质,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。以“小、实、爱”作为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,确立“负责、健康、活泼、知礼、守矩、感恩”的系列育人目标,实现了德育的序列层次。将人格教育有机贯彻于教育教学全过程,补齐学生健全人格的“营养”。以“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”论坛为载体,推动教师的德育研究。深入挖掘民族传统的育人资源,注重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和生命意识培养。规范课程安排,开齐开足课程,让学生全面发展。坚持“两操一课活动”,通过校内田径运动会、班级队列比赛、篮球、长跑比赛等活动,加强“健康第一”的观念教育。通过开展春游、亲子野炊活动将环境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贴近孩子、贴近生活。

  “适应新政策下的‘双减’变革,也是教育改革深水区的崭新探究。”龙山县第五小学校长徐德顺说,“学校应该让孩子的童年是幸福的回忆,给教师一片空间、给学生一个舞台。我们所能做的,就是为孩子成长为身心俱健的人,这就是当老师最大的成就。”

  举报/反馈

搜索标签:

本站关键词:河南戒网瘾学校,河南叛逆孩子学校,河南特训学校,河南问题青少年学校,河南问题少年学校,河南管教学校,河南青少年管教学校,河南全封闭式管理学校,河南军事化管理学校如,何管教叛逆的孩子,青少年叛逆期的教育
Copyright © 2012-2024 河南正苗启德特殊教育学校 版权所有 SITEMAP.XML   网站地图 TAG标签 TAG标签
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2021014215号-10